参考自1,记录论文公式的符号规范:
§1.变量和公式符号表达
物理量
物理量符号用英文斜体字母或希腊斜体字母,表示物理量大小用数字加单位,单位使用正体。
例如:
m
=
10.05
g
x
=
10.12
ζ
=
35.36
m
V
m=10.05 \mathrm{~g} \quad x=10.12 \quad \zeta=35.36 \mathrm{mV}
m=10.05 gx=10.12ζ=35.36mV
下标
下标一般表示注释、条件或编号。其中
英文单词的字头表示注释用正体字母。字母表示条件或编号代号用斜体字母。阿拉伯数字表示编号用正体。
例如:
c
p
.
m
c_{p.\mathrm{m}}
cp.m表示恒压摩尔热容,下标
p
p
p表示恒压条件,故用斜体;下标
m
\mathrm{m}
m表示摩尔量,是molar的字头,用正体。比热用斜体小写字母
c
c
c表示。
再例如:
c
B
i
c_{\mathrm{B}i}
cBi表示某物质
B
\mathrm{B}
B的第
i
i
i个物质的量浓度。按国际化学会规定,物质的量浓度常用斜体小写英文字母
c
c
c表示,单位为
m
o
l
∘
L
−
1
\mathrm{mol}\circ \mathrm{L}^{-1}
mol∘L−1(不得使用原用
M
\mathrm{M}
M为单位符号)。在浓度符号中大写字母
C
C
C表示单位体积内的数量浓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粒子数等。下标
B
\mathrm{B}
B代表某个化学物种,例如
N
a
C
l
、
C
6
H
12
O
6
\mathrm{NaCl}、\mathrm{C_6H_{12}O_6}
NaCl、C6H12O6等,故用正体。下标
i
i
i表示序列号,可等于
1
,
2
,
⋯
,
k
1,2,\cdots ,k
1,2,⋯,k故用斜体。
c
B
i
c_{\mathrm{B}i}
cBi也可表示为
c
i
(
B
)
c_i(\mathrm{B})
ci(B),括号内常写物种、温度、压力等表达物理量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注释。
常用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用
M
M
M,质量用
m
m
m,压强用
p
p
p。
§2.公式和计算式表达
数学表达式的函数、数学符号
在数学表达式中,按规定函数、数学符号应用正体表示。
例如:
Δ
v
a
p
H
m
,
sin
θ
,
ln
x
,
k
=
k
0
e
−
E
/
R
T
,
y
=
exp
(
cos
x
)
,
ln
z
=
d
y
d
x
=
(
∂
S
∂
t
)
v
\Delta_{\mathrm{vap}} H_{\mathrm{m}}, \sin \theta, \ln x, \quad k=k_{0} \mathrm{e}^{-E / R T}, \quad y=\exp (\cos x), \quad \ln z=\frac{\mathrm{d} y}{\mathrm{~d} x}=\left(\frac{\partial S}{\partial t}\right)_{v}
ΔvapHm,sinθ,lnx,k=k0e−E/RT,y=exp(cosx),lnz= dxdy=(∂t∂S)v 上述函数及方程式中,
Δ
、
sin
、
cos
、
l
n
、
e
、
e
x
p
、
d
、
∂
\Delta、\sin、\cos、\mathrm{ln}、\mathrm{e}、\mathrm{exp}、\mathrm{d}、\mathrm{\partial}
Δ、sin、cos、ln、e、exp、d、∂等均为数学符号,因此使用正体。
数学表达式的变量、物理量
数学式中的变量、物理量、普适物理常数用斜体。
例如
B
o
l
t
z
m
a
n
n
\mathrm{Boltzmann}
Boltzmann常数
k
k
k、通用气体常数
R
R
R、
B
l
a
n
c
k
\mathrm{Blanck}
Blanck常数
h
h
h、
F
a
r
a
d
a
y
\mathrm{Faraday}
Faraday常数
F
F
F等,均用斜体字母表示。
计算式的表达: 在公式编辑器中,一般将变量默认定义为斜体英文字母,文字、函数默认定义为正体英文字母。
故键盘输入英文字母时,均按变量写成斜体,而对于表示数学符号、单位符号或上下标注释的英文字母,需选择菜单“样式”中的文字或函数,使其变为正体。表示导数的d在输入公式时,常需由斜体改为正体。
在公式编辑器中,小写希腊字母常默认定义为斜体,作为物理量符号方便,而大写希腊字母默认定义为正体,作为数学符号方便。但有时需要在一个式中同时出现正体、斜体时,应将需改的字母涂黑,点击样式中“其他”栏内Symbol字体,在点“斜体”后返回,涂黑字母为斜体,不点“斜体”返回,则涂黑字母为正体。
不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公式时,在等号、运算符号与物理量符号之间应加必要的半角空格,以期与公式编辑器达到同样的效果。
§3.单位
上述单位符号中来自人名字头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安培(
A
\mathrm{A}
A)、开尔文(
K
\mathrm{K}
K)、帕斯卡(
P
\mathrm{P}
P)、牛顿(
N
\mathrm{N}
N)、焦耳(
J
\mathrm{J}
J)等。**其它不来自人名的单位符号,一般用小写字母。**只有“升”用
L
\mathrm{L}
L表示是一个例外。
所有单位表示一律使用正体字母。
不要使用不规范的单位。
§4.十进制字头表
这些字母的大小写不要随意改变, 比如
K
p
a
\mathrm{Kpa}
Kpa就是错的,应该写作
k
P
a
\mathrm{kPa}
kPa
用于表示十进制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一律用正体字母表示。
对于复合单位符号的表达可以用点乘、连乘、分式、指数等方法表示。例如,可表示为“
k
J
∘
m
o
l
−
1
\mathrm{kJ}\circ \mathrm{mol}^{-1}
kJ∘mol−1”,或“
k
J
⋅
m
o
l
−
1
\mathrm{kJ}\cdot \mathrm{mol}^{-1}
kJ⋅mol−1或“
k
J
/
m
o
l
\mathrm{kJ}/\mathrm{mol}
kJ/mol'”,而不得出现“
×
/
×
/
×
×/×/×
×/×/×”形式的关系不清楚的表示。例如“
J
/
m
o
l
/
K
\mathrm{J}/\mathrm{mol}/\mathrm{K}
J/mol/K”的表达是错误的,应表达为“
J
/
(
m
o
l
⋅
K
)
\mathrm{J}/(\mathrm{mol}\cdot\mathrm{K})
J/(mol⋅K)”,或“
J
∘
m
o
l
−
1
∘
K
−
1
\mathrm{J}\circ \mathrm{mol}^{-1}\circ \mathrm{K}^{-1}
J∘mol−1∘K−1。
§5. 半角空格
英文字体:New Times Roman
英文词或符号间,应按英文惯例以半角空格相隔。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的空格也属此惯例。行文中英文字或希腊字间使用英文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后应留半角空格。
在拼写文字与汉字行文连接时,英文字母与汉字间计算机一般默认留半角空格。而希腊字母或其它数学符号,如括号、大于号、小于号等,与汉字间没有默认半角空格,应自行补加半角空格。
数字与单位符号间应有半角空格**,如
298.15
K
298.15\,\mathrm{K}
298.15K。
§5. 其他细节
在行文中一般不能使用等式、方程等形式,例如,“方程式中T等于
298.15
K
298.15\,\mathrm{K}
298.15K”不应写为“方程式中
T
=
298.15
K
\mathrm{T}=298.15\,\mathrm{K}
T=298.15K”。
汉字标点符号中破折号“一一”,占两个全角格,用于表示说明注释。全角连接号“一”,占一个全角格,用于表示数字范围。例如,“实验温度为
30
30
30一
40
40
40℃”。半角连接号“-”或“-”,占一个半角格的长度,用于表示两词的组合关系。例如,“下图为压力-组成图”,或表示为“下图为压力-组成图”。论文中常遇到比例的表示,在字母或数字间应用英文符号“:”,而不应用汉字冒号“:”。如“:b”,“10:1”。
研究生论文公式符号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