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在十六世纪的法国,一位女性能够身着精緻优雅的蕾丝,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可惜当时的法国并未掌握蕾丝的制作技艺。亨利四世的王妃玛莉德梅蒂契(Marie de Medicis)花费大量的金钱把意大利最优秀蕾丝师傅带到法国,法国才有蕾丝花边的正式生产。
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蕾丝主要依靠从意大利进口,且价格不菲。眼看大笔的资金流往国外,路易十四的财政部长Jean-Baptiste Colbert决定禁止进口蕾丝这种奢侈品。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爱美的法国女性的需求,法国政府从意大利威尼斯邀请了一些蕾丝工匠,来到法国诺曼底地区, 教授当地人製作蕾丝的技艺。这种早期的家庭蕾丝手工作坊,主要分布在法国Alencon和Argentan等几个城镇。
在路易十四设立“皇家花边制造所”后,才终于有了法国独特风格的蕾丝生产。充满艺术灵性的法国人创造了许多新颖的、精致的蕾丝花样。蕾丝成为人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佩戴蕾丝饰物是当时法国官庭贵族最流行的时尚,法国蕾丝的设计即已完全超越 意大利蕾丝。
由于做工繁复、耗时冗长、价格昂贵,使得最早的蕾丝花边成了皇宫贵族的专属。十八世纪,蓬巴杜夫人自从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之后,便担当起艺术女神的角色,成为洛可可艺术的积极倡导者。蕾丝,则是洛可可风格宫廷女装和沙龙女装中的典型装饰,充当了优雅风格的点缀,出现在袒露的胸口和手臂等处。于是,越是禁止暴露的地方越暴露,有暴露的地方就有蕾丝。作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人物,蓬巴杜夫人的服饰风格更是贵族妇女争相彷效的对象,一时间,蕾丝变成了最女性化的符号。蓬帕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社交名媛,是一个引起争议的历史人物,是一位拥有铁腕的女强人,凭借自己的才色,影响到路易十五的统治和法国的艺术。
到了十九世纪,高贵的蕾丝也走入资产阶级的生活中,成为普罗大众喜爱的物品,被大量使用于服饰制作上,无论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的妇女,蕾丝花边都是一种纯洁、温柔和美好的象徵。
摩纳哥王妃Grace Kelly在1956年4月嫁给摩纳哥亲王所穿的婚纱,由MGM高定设计师Helen Rose所设计,这套婚纱用了25码的塔夫绸制作完成,古董的花边和蕾丝由36位裁缝师花6个星期制作完成,可见这件手工婚纱是多么的精致。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