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东京世界杯> 交配一次终生繁衍!“黑寡妇”有多可怕,进入我国后果有多严重?

交配一次终生繁衍!“黑寡妇”有多可怕,进入我国后果有多严重?

东京世界杯 2025-05-10 17:05:15
“黑寡妇”到底有多可怕? “黑寡妇”喜欢呆在阁楼或小屋等安静的地方或者是阴暗潮湿的角落,发动攻击时会用两颗尖锐的毒牙扎进人的皮肤...

“黑寡妇”到底有多可怕?

“黑寡妇”喜欢呆在阁楼或小屋等安静的地方或者是阴暗潮湿的角落,发动攻击时会用两颗尖锐的毒牙扎进人的皮肤,利用腺体传送毒液,只留下两个小而红的伤口,刚开始并不疼,但十几分钟后,便是生不如死。

“黑寡妇”的毒液包含多种神经毒素,进入人体通过血液进入神经系统的蛋白质,迅速与神经突触相结合,同时向体内各处迅速扩散,免疫系统无法阻止,强制释放神经递质,带来延绵不绝的疼痛感。

毒素进入人体15分钟后,人就会开始抽搐,伤口也开始出现肿胀现象。

大约30分钟之内,所产生的有毒蛋白质会将钙都吸收到神经受体中,出现肌肉痉挛与肌肉坏死的现象,同时血管扩张,心率降低。

仅需要1个小时,人的神经系统就会逐渐紊乱,被火烧的灼热感从伤口处发散到全身各处,随后全身出现剧烈痉挛和抽筋。

大约3小时后,毒性渗透全身各个部位,人开始发冷冒汗,神经毒素侵入呼吸系统,造成呼吸困难,产生胃疼、阑尾炎或是心梗的感觉。

“黑寡妇”的毒液在12小时后会逐渐消散,大约2-3天后才逐渐好转,但由于体质不同,很多人被咬后都需要使用抗毒血清来清除毒液,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有数据统计,1959~1973年,国外有1726个被“黑寡妇”蛰伤的病例,其中有55人抢救无效。

2018年时,国外多个学校突现“黑寡妇”,导致7所学校不得不临时停课。

所以,“黑寡妇”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存在。

为什么外国的“黑寡妇”看起来比本土的“黑寡妇”更可怕?

“黑寡妇”共有31个品种,澳洲红背蛛、褐寡妇蜘蛛、黑寡妇红蜘蛛这些都可以统称为“黑寡妇”,其腹部通常呈亮黑色并伴有红色的沙漏斑点,有时候也是黄色和白色之间的过渡色。

它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地区,范围覆盖国外的北部、加拿大南部、国外南方地区、欧洲东南部等,我国的新疆、海南、内蒙古和云南等地也有“黑寡妇”出没,而且也仅在这些地方出现,东南和沿海地区暂时没有。

这说明,外国的“黑寡妇”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真的很强,至少比本土“黑寡妇”更强!

“黑寡妇”虽然含有剧毒,但它也会吃掉一些害虫,比如棉虫、虱子、蜈蚣和马陆等,从这方面来说它其实也是“益虫”,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益处。

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黑寡妇”毒性强烈程度确实不同,很多人因此在潜意识中认为,外国的“黑寡妇”比我们本土“黑寡妇”看起来更可怕,但实际上都是剧毒物,差别不大。

2000年,新疆奇台县东湾镇根葛尔村多次发生间斑寇蛛伤人事件,1998~2015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被间斑寇蛛蜇伤的案例高达85例;

外国诸如巴西,地中海东部活人南斯拉夫等国家和地区也都都相继报道过因被“黑寡妇”蜇伤而去世的事例。

所以,不论吃不吃害虫,“黑寡妇”本质上都是剧毒蜘蛛,不能轻易招惹。

外国的“黑寡妇”进入我国后果有多严重?

我国的寇蛛只有间斑寇蛛和华美寇蛛,厦门之所以要将这只外国来的“黑寡妇”截住,主要是因为它和本土的“黑寡妇”在基因上可能存在差异。

即使是同一个物种,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下,长时间无法进行生殖交流会致使基因发生突变。

本土的“黑寡妇”已经演化出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基因,但外来的“黑寡妇”不同,若是两者结合,基因相互交融或变异,可能会产生毒性更强的蜘蛛。

这并非危言耸听,由非洲蜜蜂和巴西蜜蜂杂交而来“杀人蜂”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此之外,外国的蜘蛛覆盖范围非常广,但我国仅在云南和新疆等地出现,假如放任这只“黑寡妇”在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发展,到时咬人是一回事,全国范围都有“黑寡妇”的话,恐怕会人心惶惶。

“黑寡妇”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交配一次就可以终身繁衍,一次产卵5000枚。

这数据光是想想都令人头皮发麻,假如这只“黑寡妇”没有被截获,只需要产一次卵,便能迅速扩散,届时将会威胁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实际上,这不是我国第一次截获“黑寡妇”了。

2018年时,杭州海关在检查一批加拿大进口的核桃时,发现了一只活体间斑寇蛛;

2022年时,南通一次性查获了130多只黑寡妇蜘蛛,2011年时又查获了两批,数量惊人!

2022年8月份时,莆田一只活体间斑寇蛛和四个卵囊……

这些究竟是有心人为之,还是间斑寇蛛自己无意中混入这些进口物品中,我们无从查证。

但全球贸易往来频繁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警惕,不论有心还是无意,这些奇怪的外来物坚决不能踏入国土一寸!

——————THE END——————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