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战忽橘老张,(https://xueqiu.com/8704550738/325627007)
腾势汽车2025年2月销量8500多台 不到一万台的销量在整个比亚迪销量和友商们节节攀高的情况下,销量应该用很惨来形容,从细分上看D9的25款销量还是可以的,问题就出在了 Z9家族的销量上,那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为啥上市这么久了销量始终不行呢?一、定价策略与市场认知错位定价高于用户心理预期腾势Z9系列主销车型定价区间为33.48万-41.98万元,用户普遍认为其售价与品牌价值不匹配,尤其在35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竞争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传统豪华品牌(如BBA)或成熟新能源品牌。例如,奥迪A6L在相同价位段的月销量远超腾势Z9系列(如奥迪A6L单月销量达1.8万台,而Z9系列仅1585台)。
品牌溢价能力不足腾势品牌在个人用户市场的认可度较低。虽然腾势D9在商务MPV市场表现优异,但N7、N8等车型的失败已暴露其在个人用户市场的短板。消费者对腾势品牌的认知仍局限于“商务车”,难以支撑Z9系列的高端定位。
二、产品定位与用户需求脱节冗余配置推高成本Z9系列配置了双冰箱、三电机、多激光雷达等高端功能,但这些配置的实际使用频率和用户需求匹配度低,反而导致成本过高,进一步抬升售价。例如,双冰箱等设计被用户视为“非必要功能”。
纯电版本竞争力薄弱Z9系列纯电版销量仅80台(占1月总销量5%),反映出用户对纯电高端轿车的接受度有限。相比之下,插混版因更符合市场对续航和实用性的需求,成为销量主力(插混版占比95%)这点和D9的占比差不多。
三、市场竞争环境与策略失误细分市场容量有限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轿车市场本身规模较小,且竞争对手密集。例如蔚来ET5/ET7等车型同样面临销量瓶颈,而BBA的燃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
预售订单转化率低腾势Z9GT上市前宣称订单量突破2万辆,但实际交付后销量持续低迷(如2024年9-12月月均销量仅3000余台),暴露出预售数据与真实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四、销售渠道与用户触达问题终端转化难度大经销商反馈用户对Z9系列的售价敏感度高,多数潜在客户因价格过高放弃购买。尽管腾势销售网络已较为完善(如郑州11家门店),但缺乏有效的用户价值传递策略。
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Z9GT主打的“易三方技术平台”“圆规掉头”等功能未能形成技术壁垒,消费者更关注实际用车体验和性价比,而非概念性卖点。
总结:核心矛盾与改善方向腾势Z9系列销量差的核心矛盾在于“高定价与低品牌溢价”的冲突,叠加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若要改善现状,需从以下方向调整:
价格策略优化:通过配置精简降低起售价(如减少冗余功能),或推出中低配车型扩大受众;
品牌价值重塑:加强个人用户市场的品牌营销,弱化“商务车”标签;
精准定位需求:聚焦插混版本的产品力提升,同时优化纯电版性价比
写在末尾,其实中大型新能源轿车面对同样价位的BBA品牌 不仅腾势打不动,华为 蔚来也啃不动,需要再给比亚迪点时间重新调整一下产品策略和用户定位,相信Z9是可以热销的,如果国内卖不动也可以出口,海豹EV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国内卖不动海外销售非常火爆。
好的技术(比如易三方)是是转化为好销量的前提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一款车尤其是高端车除了有好的技术外还需要给客户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也就是愿意掏钱的那部分价值),以前我们总是鄙视理想汽车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是恰恰是因为和竞品大差不差的情况下冰箱彩电大沙发给客户提供了更多的情绪价值,有时候我们可能陷入了唯技术论的误区